鐵和硫的化合物的通稱,主要有二硫化亞鐵、硫化亞鐵和三硫化二鐵。
二硫化亞鐵 FeS2為黃色晶體,是黃鐵礦的主要成分,有反磁性。黃鐵礦的熔點為1171℃,密度5.0克/立方厘米,具有立方晶格;室溫時為非活性物質,溫度升高后變活潑,在空氣中加熱,配重礦批發,氧化成三氧化二鐵(見氧化鐵)和二氧化硫;在真空中加熱到 600℃以上得到硫。二硫化鐵可用于硫酸工業。
硫化亞鐵 FeS為棕黑色塊狀物;熔點1193~1199℃,密度4.74克/立方厘米;不溶于水,溶于酸的水溶液,同時產生硫化氫;在空氣中加熱容易氧化,在真空中加熱到1100℃以上得到硫。硫化亞鐵可由兩個元素直接反應制得,配重礦,也可由亞鐵鹽水溶液與堿金屬硫化物作用而得。在實驗室中它可用來發生硫化氫氣體;還可用于陶瓷和油漆顏料工業。
三硫化二鐵 Fe2S3為黃綠色固體;相對密度4.3;強熱則分解;不溶于水,配重礦廠家,在熱水中分解成硫化亞鐵和硫;遇強酸分解,放出硫化氫氣體。
主要開拓巷道是決定一個礦床開拓方法的核心,其選擇在礦山設計中是至關重要的。主要開拓巷道類型的選擇由以下幾個條件來決定:
(1)地表地形條件。不僅要考慮礦石從井下(或硐口)運出后,通往選礦廠或外運裝車地點的運輸距離和運輸條件,同時要考慮附近是否有容積較充分的排廢石場地,勢必造成廢石的遠距離運輸,從而增加了礦石成本。此外,還需要考慮地表永酒設施(如鐵路)、河流等影響因素。
(2)礦床賦存條件。它是礦山選擇開拓方法的主要依據,如礦體的傾角、側伏角等產狀要素對決定開拓方法有重要意義。
(3)礦巖性質。這里主要指的是礦體的圍巖的穩固情況。為減少因礦巖穩固程度差或成巷后地壓活動的影響而增加的工程維護費用,在選擇開拓方法時,必須考慮礦巖性質。
(4)生產能力。就前節所介紹的開拓方法,因主要開拓巷道與巷道裝備不同,其生產能力(提升或運輸)也不同。一般來說,配重礦供應商,平硐開拓方法的運輸能力醉大,豎井高于斜井。
另外,開拓巷道施工的難易程度、工程量、工程造價和工期長短等,雖然不能作為確定開拓方案的重要依據,但決不可忽視。尤其是小型礦山,往往存在施工力量不足和 技術素質較差、施工管理跟不上等情況。因此,當地的施工力量和特點,在巷道類型的選擇上也應一并考慮。
您好,歡迎蒞臨銅陵啟順礦...,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